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燕 大 亮 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2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3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4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
 国家重点学科 5
 国防重点学科 5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友情链接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
燕山大学教务处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燕山名师
 
长江学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日平教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2日 00:00  新闻来自:本站原创

   【新闻中心讯】 刘日平,1963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作为洪堡学者留学德国宇航院,2000年3月至2000年9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交流学习。2003年,刘日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于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他成为我校第二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现任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理事、中国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of Physics》编委、《材料导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块非晶合金,空间材料科学,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

遨游学海 情系燕大

   1988年,刘日平硕士毕业后便来到我校,默默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岗位上。寒来暑往,鸟去又还,一干就是八个春秋。知识的海洋漫无边际,游得越远,便越感到学海的广袤无边和自己知识的匮乏。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1995年,刘日平以公费资格考入中科院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材料学领域的著名专家王文魁教授,成为王教授为燕大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刘日平不仅学业精进,同时,王教授勤奋踏实的治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为他日后在科研之路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士毕业时,许多人都争着进入名气大、待遇好的单位,但他却拒绝了很多名气斐然的单位的邀请,毅然请求定向回到知名度不高的燕大。
   由于其较高的学术造诣,1998至2000年间,刘日平作为洪堡学者到德国宇航院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随后又在欧洲基金的资助下赴剑桥大学开展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在与外国专家的合作下,他对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的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卓越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外国导师的认可和称赞,但他想回到国内、回到燕大做贡献的心情却更加迫切。面对别人的不解,他有自己的理由,“燕大有我继续发展的土壤,我的导师,曾经与我一起奋斗的同事,我觉得和这里的人共事很融洽。” 


精诚团结 勇攀高峰 


   2001年,刘日平被任命为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从此,实验室成为他和同事们挥洒汗水、施展才华的主要场地。当时,我国在亚稳材料领域的研究分散在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单位,专业研究的条块分割状况和极差的研究条件,严重制约着我国亚稳材料研究水平的提高。刘日平和他的同事们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心在亚稳材料领域有所突破,争取在燕大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刘日平和同事们精诚合作,群策群力,从而克服了人才短缺、资金匮乏、好的项目争取不易等重重困难,使实验室的建设情况逐渐有了起色并得到了河北省相关厅委和学校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3月,实验室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一个地方实验室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料,被他们称之为“异军突起”。同年7月,实验室参加了在南京的重点实验室复评。刘日平的报告和答辩赢得了在场专家们的肯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争创工作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8月7日,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和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滕绵震共同为燕大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从此,我校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正式跻身“国家队”。“这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团结就是力量,没有我们之间的团结合作,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即使科研方向不同,但大家从来都是通力合作、相互协助,共享科研经验、实验仪器以及成果,而不在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上斤斤计较。”
   尽管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但这个团队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接受每五年评估一次的考验,一旦评估不达标就会面临被摘牌的残酷现实,而且由于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所以实验室之间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了。虽然竞争日趋激烈,但刘日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大家的精诚团结、努力奋斗下,实验室一定能破风斩浪,取得更大的进步!” 


不懈探索 成果喜人 


   20年的时光逝去,弹指一挥间,昔日满怀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成为学识渊博的教授、博导。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刘日平在亚稳材料领域内艰难跋涉,上下求索,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他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中德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863计划”项目4项,参与“973计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总装项目2项。 
   2001年,刘日平和同事们在国际上首次将纳米团簇技术引进凝固组织控制过程中,设计与研制了构思独特的原子团簇诱发形核装置。2004年,利用地面短时微重力环境开创性地开展了重力对合金定向凝固影响的研究;成功地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了Pd基合金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凝固加工试验,首次给出了浮力对流对枝晶生长影响规律的定量描述。2005年,提出了大块非晶合金制备的新工艺,制备出了大尺寸非晶合金棒(20x500mm);利用电磁悬浮手段实现了硅、硅锗合金、铝硅的深过冷凝固过程;通过对熔态硅、锗在高压下冷却及固化过程的原位测量,研究了高压下这些半导体材料液/固转变过程中的相演化规律。近年来,开展了大块非晶合金在空间的应用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据统计,刘日平在Phys. Rev. Lett.、Appl.Phys.Lett.、Ac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90篇、EI收录50篇、ISTP收录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中灵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他的学生介绍,刘日平教授思维开阔,头脑中总会冒出奇特的想法和灵感,大家都觉得刘教授非常聪明。然而灵感的产生离不开他平时的博览群书、刻苦钻研。2004年,他带领学生到日本做同步辐射实验。在日本的那些日子,他几乎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甚至两三个小时。他夜以继日地操作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都是为了更及时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结果。刘教授正是由于有了勤奋的努力和深厚的积累,灵感才能把他推向更高的科研高度。尽管行政工作繁杂,但刘日平还是挤出大量时间用于科研和学习。他不论睡得多晚,都坚持每天早起,七点左右到办公室,用一两个小时把每天必须要处理的事务处理完,如有关实验室的行政事务、收发邮件等对外科研交流工作。剩下的时间就专心于学术研究、指导学生科研。同样奋战于科研、教学、行政三大战线上,他的工作却安排得井然有序,不仅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还主动申请课题和附加的任务。
   搞科研的人的勤奋无外乎是勤于查阅大量资料勤于观察思考,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见。刘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上网查阅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态势是刘日平教授每天的必修课之一。善于查阅资料,学习吸收他人的科研结晶,让刘日平的科学研究始终紧跟国际的发展潮流,处于世界的前列。为了深入研究分析别人的科研成果,许多资料他都打印出来。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的一叠叠中外文献上面,常常留下他仔细研读的痕迹。纵览他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用汗水和满腔的学习热情浇灌而成的。 


悉心指导 甘为人梯 

   刘日平虽然在科研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育人方面也丝毫不懈怠。他不仅秉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还以他的勇于进取、不畏艰难的求索精神和胸怀宽广、包容他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感染着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由于他的平易近人和谦虚宽厚,学生们都把他当成了良师、益友,愿意和他交流。他的课题组的许多学生,经常和他交流自己的科研想法,他总是耐心地对学生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及科研价值进行分析指导。如此繁复的交流,使他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却总是乐此不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经常深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在细微之处点拨学生。一些学生正是在他的只言片语的提示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他还抽出时间和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比如在每周五举办一个小型的学术交流会议,让学生分享各自的科研想法,探索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给予学生指导外,他还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起攻关课题的过程中,他从宏观上把握方向并予以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在潜力,使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他深知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再加上自己良好的英语水平,他时常教授学生英语翻译和写作的知识、技巧。有时甚至在研讨会上通过投影仪逐句逐词地剖析学生的英语论文,细致地挑出并修改其中的错误,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这对于学生获取世界前沿信息和拓宽论文发表途径大有裨益。
   “但得桃李皆芬芳,何妨羸弱卧斜阳。”只有看到学生的成绩时,他才会由衷地高兴,因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对他细致指导的最大回报。
   漫漫科研路,拳拳求索心。他自言:“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可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刘日平教授将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在寂寞而崎岖的科研路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绩斐然,但已成为过去,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他的求索之心不会停滞,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他良好的科研品质和豁达容人、勤勉谨慎的生活态度定会为他的人生篇章添加更为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