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燕 大 亮 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2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3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4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
 国家重点学科 5
 国防重点学科 5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友情链接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
燕山大学教务处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燕山名师
 
王新华:用情感动 用心沟通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7日 00:00  新闻来自:本站原创

  

王新华教授 

  21年,她对学生始终充满爱心,传道授业;21年,她每一节课都洋溢激情,妙语连珠;21年,她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尽善尽美……21年的政治理论课执教生涯,使她从一个懵懂的学生转变为燕大名师、学生坊间的“名嘴”。她就是文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系主任王新华老师。

从用“嘴”讲课,到用“心”讲课

  政治课教师在大学里的角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他们不仅要讲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学习科学知识需要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需要充分的理性,而做人的道理却需要教育者的身体力行,需要更多的情感调动。“如果理性和情感运用得恰到好处,政治课老师同样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否则,有可能变成十足的枯燥说教或有意的煽情,政治课老师也可能成为学生最讨厌的老师。”王新华老师颇有体会。
  为了给自己的工作一个“正名”,王新华老师给学生讲的第一节课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个好东西。”从最初的用“嘴”讲课,到现在的用“心”讲课,王新华老师最深刻的感触是: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打动别人首先打动自己,以科学的道理服人,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不仅用嘴来讲课,还要用心沟通,这是政治课老师必须做到的,是讲好政治课的“秘诀”。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王新华老师在课上经常为同学们讲解国际时事,以独特的视角,铿锵有力的言辞解读政治,传递希望。她会为底层群众呼吁,也会为奥运成功而欣喜,她有着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她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拥有社会责任感,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是充满激情、蓬勃向上还是冷漠世俗、鼠目寸光。我们要通过政治课传递这样的声音,培养这样的情感。”
  “有人在您的课中收获知识,有人在您的课中收获快乐,有人在您在课中收获财富。虽然目的不同,但是我们的结果都相同。因为我们在您的课程中汲取到了最宝贵的精华——知识。”03级包装1班全体学生在毕业时给王新华老师的信中写道。从2004年学校实行网上“生教评”制度以来,王新华老师上的所有课程都被学生评为优秀。学生在评语中以“你是我心中的偶像”,“谢谢您的敬业精神,感谢您的社会良知”等语言表达了对王老师的由衷敬佩和赞美。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燕山大学“校友论坛”的发表帖子中曾这样描述:王老师的最后一堂邓小平理论课,同学们相互提醒:不要忘了带上录音机,把最后一节录下来,否则,以后不容易听到这么好的政治课了。用同学们的话说,正是王老师的不懈努力,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样在学生眼里本来相对枯燥的课,成了课上活跃、课后意犹未尽、学生出勤率最高的一门精品课。

成功始于热爱,奉献源于感恩

  对待学生,王老师始终相信“成功始于热爱,奉献源于感恩”。课间学生送上的一杯水,下课时学生递过来的一片湿巾都会让王老师感动。从2006年至今,连续四年,毕业生离校时都会邀请王老师参加他们的毕业告别晚会。谈到这里,王老师说:“大学四年,学生接触那么多的老师,成果累累者有之,品德高尚者不乏其人。但是,他们能想到我这样一个几年前教过他们的普通政治课教师,当从他们手里接过鲜花,当在聚光灯的照射中向同学们临别寄语的时候,我感动,甚至有些词不达意。”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同学们对自己教学的认可就是艰辛付出最好的回报。每次上完课时,同学们都用热烈的掌声和崇敬的目光送她走出教室。“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学生给予我的太多。”
  一件小事,至今让她感动。一次中午放学后,她到学校门口的一家小面馆吃午饭,要了一份炒面。结账时老板告诉她,刚才坐在她对面的那位女生已经帮她把帐结了。老板说那位女生让他转告王老师,王老师教过她的邓小平理论课。王老师教过的学生太多,叫不出她的名字,甚至连模样都没记住。直到现在,王老师都为学生给她买饭而感到不安,又为学生如此爱戴她而感动不已。
  王老师在课堂上是同学们的“良师”, 课堂外是学生的益友、至亲。她是很多学生社团、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创业活动的指导老师。“我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我感到轻松。事情虽然很多,他们可能四年里就找我一次,所以我会尽量参加活动。”前不久,王老师参加材料学院08级学生的主题团日活动,学生以一部动漫片展示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恢弘,有些镜头让她很受启发。王老师感慨道:“我讲课时的很多灵感来自于学生,有些时候,他们甚至是我的‘老师’。多跟学生接触绝不是‘浪费时间’。他们送给我的‘棒棒糖’被我插在花瓶里,一直保留着。”

笑谈人生信仰,潜心学术研究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系主任,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王老师每年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都是学校额定工作量的两倍以上。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在王老师的师德先进事迹中这样写道,“她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的接受新的教学任务,不仅为全校本科生讲授政治理论课,还承担了政治学专业学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以及研究生的‘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公共关系专题研究’(行政管理专业)。”谈到人生信仰时,王老师说:“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规规矩矩。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做事不踏实,很少用心。我们做事不能短见,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要踏实肯干,肯定会有回报的。”
  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她深知,“大学教师”这个称号背后科研能力的份量,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就配不上这个称号。“大学是一个做‘大学问’的地方,教师必须把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独特思考以论文、著作等方式呈现给社会,进而影响社会。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否则,就不可能有大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当然也谈不上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王老师在教学之余认真钻研。她几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完成专著8部,总字数超过150万字,全部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今年,王老师主持的三个省级科研项目如期结项,并获得较高评价。

  采访快要结束时,王老师向记者谈了她在教学工作中的感悟:“从课堂上,从学生那里,我得到了太多的自信和满足,我热爱这门课程,愿意用自己的全部热情与智慧去经营它,愿意在这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与追求。”和同学们一起肩负理想,承担责任,挑战困难,共创未来是她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