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幅员800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临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居宜行畅。隋唐邢瓷,类银似雪,蜚声中外;宋代寺塔,徽宗敕造;赵云故里,忠义传承。建成中国最大的薄皮核桃基地,是“中国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 西部深山,植被茂密,为天然氧吧,避暑胜地,是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崆山溶洞,是中国北方最大溶洞,被誉为“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世博园”;境内高铁、公路,五纵三横,交通便捷。
临城是一个人口仅有20万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教育事业成为行业建设的典范,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临城中学,就是临城的一张名片,持续书写着“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奇迹。
临城中学始建于1952年,从一个建校之初的占地33亩、教职工15名、教学班3个、在校生150人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占地213亩、教学班86个、在校生5000多名的省内著名高中。
2013年高考本一上线363人,本二上线1002人,其中985工程院校录取35人,211工程院校录取146人。近四年来,每年本一、二上线人数在1000人以上。20年来,高考本一二上线人数、上线率连年位居邢台各县(市)之首,万人均升学率名列河北省各示范性高中前茅。共培养上清华、北大学生10人,向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大学输送学生863人,考取重点大学7000名学生,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26000余人。
寻求高考新的增长点,拓展学生成才渠道,体育艺术教学成效突出。体育生高考本二上线人数由2009年的15人上升到2013年的33人,上线率达61%;艺术生本二上线人数由2009年的10人上升到了2013的75人,上线率达78%.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拔尖培养形势喜人。仅2012年,学校就有120人次在全国数理化奥赛中获奖。2013年又有新突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达158人次,国家级奖项达19人次。
学校创建至今,历经艰苦创业、曲折前进、文革十年、拨乱反正、改革复兴、乔迁壮大、稳健提升、内涵发展八个阶段。2008年,学校确立了“走内涵发展道路、建优质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的治校方略和“成才化、名牌化、特色化”的教学目标,秉持“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观,开展特长教学和创新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以“低进优出、优进高出”为目的,强化习惯养成、星级评价和百分管理机制,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培优工程;构建了“精细管理、全员育人、高效课堂”三大模式,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军事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无缝隙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条件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省、市闻名的优质精品学校。

我校授予河北省临城中学优秀生源基地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