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历史沿革】
燕山大学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植根于1992年创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和2003年设立的经济学两个历史悠久的本科专业,在应用经济学硕士和金融硕士两个学科点的支撑下,于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悠久的历史积淀焕发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新生机。该专业紧密围绕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将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重要理论和方法研究有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有成效、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贡献的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研究生导师22人(含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8人。
【学科特色】
第一,注重学科融合发展。该专业依托综合类院校工、理、经、管、文齐全的专业和学科优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多位教师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学术交叉背景,在数量经济理论、经济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经济模型实证分析等方面逐步形成了错位研究优势和其明显的学科特色。
第二,紧跟学科研究前沿。该专业对投入产出模型、京津冀区域经济与金融、能源经济、区域金融产业结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养老制度建设等领域不断开展相关研究。近年来本学科教师积极申报并完成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包括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课题项目20余项,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交并获得批示咨政报告20多项。
第三,科研服务地方经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其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以理论研究为出发点,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将学科成果向应用转化,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智库建设。主动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区域、城市、产业等方面的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为河北省相关部门及沿海地区提供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地区竞争力提升、地区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服务,形成的调研报告、创造性意见和研究成果得到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采纳和好评。
【研究方向】产业金融;数量经济;数字贸易与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熟悉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各类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投资管理与操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分方向培养,数量经济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产业金融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从事金融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数字贸易和商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外贸企业、涉外生产经营企业及政府机构中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管理及研究工作。